400-900-4166

DiI 细胞膜橙色荧光探针,BR

1,1-Dioctadecyl-3,3,3,3- tetramethylindocarbocyanine iodide

(订货以英文名为准)
产品编号:AC11038 CAS:41085-99-8 分子式:C₅₉H₉₇ClN₂O₄ 品牌:Acmec
中文名称:
DiI 细胞膜橙色荧光探针
英文名称:
1,1-Dioctadecyl-3,3,3,3- tetramethylindocarbocyanine iodide
CAS No.:
41085-99-8
分子式:
C₅₉H₉₇ClN₂O₄
分子量:
933.87
熔点:
68°C (dec.)(lit.)
保存条件:
-20°C,Dark,Dry

产品属性 Product Attributes

基本信息

中文名称: DiI 细胞膜橙色荧光探针
英文名称: 1,1-Dioctadecyl-3,3,3,3- tetramethylindocarbocyanine iodide
别名: DiI荧光染料CAS 41085-99-8分子式 C59H97ClN2O4分子量 933.88
规格: 10mg
溶解性: DMSO或EtOH
储存条件: -20℃干燥避光保存,有效期1年。

产品介绍 Product Introduction

DiI即DiIC18(3),全称为1,1'-dioctadecyl-3,3,3',3'-tetramethylindocarbocyanine perchlorate,是最常用的细胞膜荧光探针之一,呈现橙红色荧光。DiI是一种亲脂性膜染料,进入细胞膜后可以侧向扩散逐渐使整个细胞的细胞膜被染色。DiI在进入细胞膜之前荧光非常弱,仅当进入到细胞膜后才可以被激发出很强的荧光。DiI被激发后可以发出橙红色的荧光,DiI和磷酯双层膜结合后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。其中,最大激发波长为549nm,最大发射波长为565nm。DiI可以溶解于无水乙醇、DMSO和DMF,溶解度约为1-2.5mg/ml。发现较难溶解时可以适当加热,并用超声处理以促进溶解。DiI被广泛用于正向或逆向的,活的或固定的神经等细胞或组织的示踪剂或长期示踪剂(long-termtracer)。DiI通常不会影响细胞的生存力(viability)。被DiI标记的神经细胞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可以存活长达4周,在体内可以长达一年。DiI在经过固定的神经元细胞膜上的迁移速率为0.2-0.6mm/day,在活的神经元细胞膜上的的迁移速率为6mm/day。DiI除了最简单的细胞膜荧光标记外,还可以用于检测细胞的融合和粘附,检测发育或移植过程中细胞迁移,通过FRAP(Fluorescence Recovery After Photobleaching)检测脂在细胞膜上的扩散,检测细胞毒性和标记脂蛋白等。用于细胞膜荧光标记时,DiI的常用浓度为1-25μM,最常用的浓度为5-10μM。DiI可以直接染色活的细胞或组织,染色时间通常为5-20分钟。对于固定的细胞或组织,通常宜使用配制在PBS中的4%多聚甲醛进行固定,使用其它不适当的固定液会导致荧光背景较高。1. DiD,DiO,DiI,DiR 和 DiS 细胞膜染色液制备(1) 配置 DMSO 或 EtOH 储存液:储存液用 DMSO 或 EtOH 配置浓度 1~5 mM。(2) 注意:未使用的储存液保存在-20℃,避免反复冻融。 (3) 工作液制备:用合适的缓冲液(如:无血清培养基,HBSS 或 PBS)稀释储存液,配制浓度为 1~5µM 的工 作液。   注意:工作液的最终浓度是根据不同细胞和实验的经验来配制。可以从推荐浓度的十倍以上寻找最佳条件。2. 悬浮细胞染色(1) 悬浮细胞密度为 1 × 106/mL 加入到工作液中。(2) 在 37 ℃培养细胞 2~20 分钟,不同的细胞最佳培养时间不同。(3) 染色细胞试管在 1000~1500 转离心 5 分钟。(4) 倾倒上清液,再次缓慢加入预温 37℃的培养液。(5) 重复(3),(4)步骤两次以上。3. 粘壁细胞的染色(1) 使粘壁的细胞在无菌实验室培养。(2) 从培养基中移走盖玻片,吸走过量培养液,将盖玻片放在潮湿的环境中。(3) 在盖玻片的一角加入 100µL的染料工作液,轻轻晃动使染料均匀覆盖所有细胞。(4) 在 37 ℃培养细胞 2~20 分钟,不同的细胞最佳培养时间不同。(5) 吸干染料工作液,用培养液洗盖玻片 2~3 次,每次用预温的培养基覆盖所有细胞,培养 5~10 分钟,然 后吸干培养基。  备注:产品信息可能会有优化升级。请以实际标签信息为准。

注意事项 Considerations

1.本产品仅供科研使用。请勿用于医药、临床诊断或治疗,食品及化妆品等用途。请勿存放于普通住宅区。
2.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,请穿好实验服并佩戴一次性手套和口罩操作。
3.实验结果可由多种因素影响,相关处理只限于产品本身,不涉及其他赔偿。

危化品级别:
关于的化合物详细属性等信息,点击“41085-99-8
技术资料
DATA SHEET
历史浏览记录
​Copyright ◎ 2018 ACMEC-E.COM-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禁止拷贝本站资料,如有违反,将追究法律责任
上海吉至生化科技有限公司
沪公网安备31012002005909号   沪ICP备18007380号-1
本网站销售的所有产品仅用于工业应用或者科学研究等非医疗目的,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者治疗,非药用,非食用。
危险品化学品经营许可证    营业执照(三证合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