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900-4166

丙烯酰胺,99%

Acrylamide

(订货以英文名为准)
产品编号:A15120 CAS:79-06-1 分子式:C₃H₅NO MDL:MFCD00008032 品牌:Acmec

猜你喜欢

溴化锂, 99.5% metals basis

CAS No:7550-35-8

硼烷二甲硫醚, 2.0 M solution in THF, SafeSeal

CAS No:13292-87-0

聚乙二醇200单甲醚, 平均分子量200

CAS No:9004-74-4

CAS No:115383-22-7

CAS No:2206-27-1

Torachrysone 8-O-glucoside, 分析对照品,98.5%

CAS No:64032-49-1

柠檬苦素, 分析对照品,≥98%(HPLC)

CAS No:1180-71-8

中文名称:
丙烯酰胺
英文名称:
Acrylamide
CAS No.:
79-06-1
分子式:
C₃H₅NO
分子量:
71.08
性状:
白色晶体
熔点:
82-86°C(lit.)
沸点:
125°C25 mm Hg(lit.)
闪点:
138°C
水溶性:
Soluble, 216 g/100 mL
保存条件:
RT
InChIKey:
HRPVXLWXLXDGHG-UHFFFAOYSA-N
InChI:
InChI=1S/C3H5NO/c1-2-3(4)5/h2H,1H2,(H2,4,5)
Pubchem ID:

丙烯酰胺常用于WB中凝胶制备。
丙烯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物质,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原料。聚丙烯酰胺主要用于水的净化处理、纸浆的加工及管道的内涂层等。淀粉类食品在高温(>120℃)烹调下容易产生丙烯酰胺。
用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
用于油田注水井调整吸水剖面,将本品与引发剂等混合注入注水井高渗透层带,聚合成高粘度的聚合物。
丙烯酰胺主要在高碳水化合物、低蛋白质的植物性食物加热(120°C 以上)烹调过程中形成。140-180℃为生成的最佳温度,而在食品加工前检测不到丙烯酰胺;在加工温度较低,如用水煮时,丙烯酰胺的水平相当低。水含量也是影响其形成的重要因素,特别是烘烤、油炸食品最后阶段水分减少、表面温度升高后,其丙烯酰胺形成量更高;但咖啡除外,在焙烤后期反而下降。丙烯酰胺的主要前体物为游离天门冬氨酸(土豆和谷类中的代表性氨基酸)与还原糖,二者发生Maillard反应生成丙烯酰胺。食品中形成的丙烯酰胺比较稳定;但咖啡除外,随着储存时间延长,丙烯酰胺含量会降低。
丙烯酰胺是一种不饱和酰胺,别名AM,其单体为无色透明片状结晶,沸点125℃(3325Pa),熔点84~85℃,密度1.122g/cm3。能溶于水、乙醇、乙醚、丙酮、氯仿,不溶于苯及庚烷中,在
丙烯酰胺结构式
丙烯酰胺结构式 [7]
酸碱环境中可水解成丙烯酸。是有机合成材料的单体,生产医药、染料、涂料的中间体。丙烯酰胺单体在室温下很稳定,但当处于熔点或以上温度、氧化条件以及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很容易发生聚合反应。当加热使其溶解时,丙烯酰胺释放出强烈的腐蚀性气体和氮的氧化物类化合物。
室温下稳定,但熔融时则骤然聚合。易燃,受高热分解放出腐蚀性气体。毒性很大,LD50126mg/kg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危害,且可能致癌,对眼睛和皮肤亦有强烈的刺激作用。1974年日本福冈县曾发生丙烯酰胺中毒事件。空气中允许接触限:美国TWA为0.3mg/m3(ACGIH),水中0.02~0.07mg/L。
聚丙烯酰胺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,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,具有良好的絮凝性,可以降低液体之间的摩擦阻力,按离子特性分可分为非离子、阴离子、阳离子和两性型四种类型。
聚丙烯酰胺目数:目数是指物料的粒度或粗细度,目数是单位面积上的方格数.一般定义是指在1英寸*1英寸的面积内有多少个网孔数,即筛网的网孔数。如600目是每平方英寸有600个方网孔,聚丙烯酰胺的目数20目~80目,也就是0.85mm~0.2mm之间,这是颗粒状的聚丙烯酰胺的目数大小,粉状聚丙烯酰胺的目数大小可控制在100目左右,目数越大的聚丙烯酰胺越容易溶解,单凭聚丙烯酰胺目数的大小是无法衡量产品的好坏的。

危化品级别:
普通危化品
危险类别码:
R22; R43; R45; R46; R48/20/21/22
关于的化合物详细属性等信息,点击“丙烯酰胺

丙烯酰胺用途是什么?

提问时间:2021/6/30 13:00:46
丙烯酰胺是做什么用的?哪里可以用到丙烯酰胺?

丙烯酰胺的水溶性怎么样?

提问时间:2021/6/7 13:59:48
丙烯酰胺在水中的溶解性怎么样?

丙烯酰胺 溶解度?

提问时间:2019/6/26 14:57:24
丙烯酰胺在乙腈中的溶解性能如何?

丙烯酰胺的用途?

提问时间:2019/6/11 11:15:33
技术资料
DATA SHEET
历史浏览记录
​Copyright ◎ 2018 ACMEC-E.COM-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禁止拷贝本站资料,如有违反,将追究法律责任
上海吉至生化科技有限公司
沪公网安备31012002005909号   沪ICP备18007380号-1
本网站销售的所有产品仅用于工业应用或者科学研究等非医疗目的,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者治疗,非药用,非食用。
危险品化学品经营许可证    营业执照(三证合一)